【精选】设计方案范文汇总5篇

【精选】设计方案范文汇总5篇

  第1篇、设计方案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学校图书室新进200本书,需要摆放到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大家帮帮忙好吗?
  二、探索新知: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
  3、试着列式解决。
  4、估计商是多少。
  5、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三、拓展应用:
  1、756 ÷ 7 ÷ 6 624 ÷ 6 × 5
  801 ÷(3 × 3) 960 ÷ 6 × 4
  2、按要求连一连。
  48 × 2 32 × 5 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
  160 ÷ 2 240 ÷ 5 的第一个数!
  96 ÷ 3 80 × 3
  3、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再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四、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
  直接写得数
  1. 40÷2=650÷3=980÷4=680÷4=
  2. 720÷4=800÷6=720÷4=230÷6=
  3. 600÷3=160÷40=23×30=50×12=
  第2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教案–请你相信我。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2、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 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2、让学生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3、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相关的故事和格言。
  2、老师准备课件创设情境。
  课时划分: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诚信的人,这节课我们来谈谈什么样的人是信得过的人?教师板书:我信得过
  二、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学生观看。
  看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小结引入下一环节:是啊,刚才你们看到的小朋友都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吧。
  三、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
  1、说一说:回忆在自己的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是信任的人?举例说说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引导学生说出信任的原因多样化:比如坦率、有借有还、说话算话、诚实、不撒谎……
  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朋好友等。
  2、 填一填 :通过提供的范例和讨论,完成填写。
  我信得过的人
  姓 名
  我信任他的原因
  3、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全班汇报: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5、小结,理解信任的内涵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6、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诚信的内涵的?
  四、自我反思
  1、我是一个能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吗?
  2、反思: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进?体会待人真诚才能取信于人的道理。
  五、总结
  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板书设计: 我信得过他的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谁能说说诚信是什么意思?它都包含了哪些含义?
  2、教师导语:要是有人不诚不信,你的感受如何呀?我们进入这节课的话题《当朋友失信时》。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对你说了一些话,事后发现是假的;有些人向你做了承诺,可是没有兑现;有的人当面说你的好话,可是背后……每当遇到这样的事,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1、请几名同学模拟表演,然后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来。(让大家感受由于一些人对自己不讲诚信,给自己带来的不快和伤害。)
  2、活动:悄悄话信箱
  A、把你遇到的类似的事情和当时自己的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这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不写姓名,放进“悄悄话”信箱。(悄悄话,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只是让学生讨论事实,不要点出人名,不给有过不诚信行为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B、指名随机抽取一份悄悄话读一读,然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其余同学比照自己,看看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引起学生对自己遇到的不诚不信对待的共鸣;引起学生对自己不诚不信的言行的反思,从而获得“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会。)
  C、教师随机抽取阅读,谈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相机送出对同学们的“悄悄话”,并板书。
  三、课堂小结
  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2、“诚信”重要吗?自己应该怎么做?
  四、课外阅读
   找一找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关“诚信” 的故事或者格言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
  朋友失信当时
  悄悄话:
  诚信是人不可缺少的东西。
  第三课时
  一、揭示主题
  这里是诚信的乐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没有猜疑,没有欺骗,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真诚相待。来,快进入“诚信乐园”吧!
  二、启发想象
  请大家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描绘生活在一个人人讲诚信的“诚信乐园”里,人们之间会怎样的生活和交往?
  想像人们生活充满乐欢笑;大家互相帮助,团结向上;到处是鲜花和笑脸…… (通过学生的交流,使学生对“诚信乐园”产生向往之情。)
  三、小组交流讨论
  1、怎样做才是讲诚信?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走进“诚信乐园”?
  2、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全班共同拟订进入“诚信乐园”的条件。
  四、反思行为
  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进入“诚信乐园“,我们就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做个诚实守信的人。你觉得自己能进入“诚信乐园”吗?哪些条件还不具备?以后怎么做?
  生汇报:例:答应的事情,我会……
  五、制作诚信卡
  1、根据入园条件,想一想自己是否能进入“诚信乐园”,并根据自己的情况,每人制作一张“诚信卡”,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承诺。
  2、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制作的“诚信卡”。
  六、拓展延伸。
  每天查一查自己的承诺是不是做到了,并把自己履行的情况记录在卡上。每周末,凭着这张卡进入“诚信乐园”的人,都将被授予“诚信园民”的称号。
  第3篇、设计方案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吹泡泡是小孩子喜欢的活动,表现泡泡,表现于泡泡有关的想象中的’情景,也是学生乐于去做的。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要求学生边吹泡泡边观察泡泡飞起来的情景。
  2.引导学生想象泡泡飞起来的时候,透过泡泡会看到什么样的情景,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有创造性的构思。
  3.引导学生试着用各种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及泡泡与人、建筑、动物等各种物体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
  2.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创意。
  3.引导学生在泡泡装饰上能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新颖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一大瓶洗洁净调成的肥皂水,彩色纸、图钉、气球等。
  学生:每人带一小瓶泡泡水、吸管、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塑料袋。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组织学生到校园里,在愉快的游戏中观察泡泡飞动的情景,激发表现这一情景的兴趣。
  要求学生边游戏边思考通过透明的泡泡可以反映那些景物,除绘画外,还可以运用哪些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
  活动二:
  回到教室,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作品是怎样透过泡泡反映出各种自然美丽的景色和梦想的,使用了哪些新材料?
  启发学生讨论:如果让你表现“泡泡飞呀飞”,你会运用什么表现方法,表现什么情景?
  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教师建议:可以运用气球,塑料袋、图钉等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还可以在这些材料上装饰、美化,表现各种泡泡新颖有趣的特点。
  活动三:
  表现“泡泡飞呀飞”,学生完成作业后,要求学生边欣赏边评一评谁设计的泡泡有新意,谁画的图想象力丰富。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同学富有创意的构思和有个性的表现形式。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尝试,用各种材料及表现形式,用画泡泡或做泡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评价:
  1.是否能大胆的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
  2.是否能开动脑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创意。
  3.是否能在泡泡装饰上能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新颖的特征。
  第4篇、设计方案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勤劳和执著。
  3.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课前准备:
  1.文字幻灯片。
  2.补充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但子女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二、读题设疑,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读一读,大胆推测一下,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
  2.到底谁的推测正确呢?让我们快速自由轻声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进行批注。
  三、读通课文,小组交流。
  1.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指导读准确:婴儿、疑惑、坚毅、平坡、边缘、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四、全班交流,体会人物精神。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圈画批注,看你能找到几条原因。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a.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b.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
  c.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4.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古有愚公移山,今天,这位普通的农民以同样的精神在荒凉的山坡上创造了一块菜园。请你用自己的话夸夸这位父亲。(如,您的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没有土,没有肥,您都想办法解决,真了不起。做任何事如果都像您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肯定会取得成功。您下定了决心就不辞劳苦地付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您虽然平凡,却有一种伟大的精神,才创造了荒凉中的红星)
  5.父亲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但他身上那种执著、坚持不懈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下面就请同学们任选一段你认为最能体现父亲这种精神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读给大家听。
  6.师生共同交流最受感动的语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a.第三自然段,通过“每天……就……直到……才”写父亲通过一个星期起早贪黑地劳动,才开出了三四分的黄土地。
  b.第五自然段,“从山脚下把土一筐筐地挑上去”,为了填土,父亲累得双肩红肿,双脚起泡,靠自己的身体,在岩石之上创造了一块菜园。
  c.第八自然段,育肥时父亲的一段话,表明了父亲对土地的了解和热爱,目光长远,不贪图眼前利益。
  7.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从父亲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如,执著的精神,坚忍不拨的毅力,不服输的性格,勤劳,为了理想竭尽全力地付出等)
  五、积累语言。
  选择你最受感动的语段摘抄下来。
  六、探究写法。
  1.作者是如何写出父亲的这种精神的?(典型事例,具体描写人物的言行)
  2.拓展阅读《两根指头的声音》。
  附录:
  两根指头的声音
  包利民
  黎枫是一个高中生,我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正打着响指,声音清脆悦耳,我看到他只有一只右手,左臂空空荡荡,更让我吃惊的是,他的右手仅有两根指头,他竟用仅有的拇指和食指打出响指!
  当我们成为朋友后,我渐渐地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9岁那年,他因顽皮触碰到高压线,从此失去了左臂和右手的3根手指。开始的时候,他万念俱灰,年少的他心中充满了绝望。后来在父母及老师的开导下,他才渐渐平复下来。
  有一次,一个伤残人报告团来作报告,父母打算带他去听,好让他知道别的伤残人是怎样奋斗的,以此鼓舞他的斗志。他很高兴。可第二天他又不快乐了,父亲问他原因,他说:“他们做报告时,我怎样为他们鼓掌呢?”
  父亲看着他的眼睛说:“两根指头也可以鼓掌呀!”那几天,他学会了打响指,听报告的时候,他以打响指代替了鼓掌。
  有一次他和同学们讨论理想,大家异常激动,有个同学站起来,两手握紧拳头大声说:“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拼搏,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黎枫的眼睛黯淡了,他的理想也是成为一个企业家,可他却不能像那个同学那样用双手去拼搏。
  回到家中,他一直闷闷不乐,在母亲的关切下,他讲了白天发生的事。母亲没说什么,默默注视了他一会便转身向门外走。忽然,一枚硬币从母亲手中落到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忙跑过去,把那枚硬币拾起来还给母亲。母亲握着那枚硬币说:“孩子,你看,拾起钱两根手指就足够了!”他一下子愣住了,心中的震撼是无法形容的。
  他对我说:“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拼搏不只用两只手,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健全的心!”
  再一次看见黎枫的时候,他正用两根手指熟练地操作电脑。我们谈了好久,临别的时候,他打了一个响指和我再见。是啊,即使上天只给你两根手指,你也可以用它扼住命运的咽喉!
  第5篇、设计方案
  (1)个人自评
  ①提出问题
  A.能够独立提出问题,且问题具有进行科学探究的价值;B.能在老师同学协助下提出适合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C.能够提出问题,但问题没有太大科学探究的价值。
  ②问题猜想与探究结果的符合程度
  A.完全符合;B.不完全符合;C.不是很符合。
  ③实验过程
  A.实验方案新颖,能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能如实记录数据,能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B.能够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基本正确,数据记录基本符合要求,能够分析处理数据;C.实验方案不成熟,实验操作不熟练,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粗心大意。④科学探究方法A.完全掌握;B.基本掌握;C.没有掌握。【评价标准】将四项的分加起来,A为5分,B为3分,C为2分。总分>15分,为优;11分≤总分≤15分,为良;8分≤总分<11分,为差。
  (2)小组评价
  ①参与热情
  A.积极配合分工,认真完成任务,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B.服从工作分配,完成任务,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C.在组员的提醒督促下基本完成任务,但不肯参加小组讨论。
  ②学习态度
  A.善于动脑,提出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B.能在组员提示下或借助辅导书解决问题;C.不善于动脑,遇到问题总想依赖别人。
  ③合作意识
  A.协调分工,坚持原则,尊重他人,善于与组员交流;B.能接受他人提出的合作要求,并完成自己的任务,不善于交流;C.只是完成分配的任务,不愿多做,也不愿和小组交流。【评价标准】将三项的分加起来,A为8分,B为6分,C为4分。总分>20分,为优;14分≤总分≤20分,为良;12分≤总分<14分,为差。
  (3)教师评价
  ①提出问题
  A.能认真思考,能提出适合探究的问题;B.能在老师的启发下提出问题;C.提出的问题不具有科学探究价值。
  ②猜想与假设
  A.能对问题的解决方式与实验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B.对问题的解决方式提出假设,但不能合理预测实验结果;C.对问题解决方式的假设与实验结果的预测不合理。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A.能制定合理的探究计划,设计的探究方案新颖,能有目的地选择探究活动所需的器材;B.能在老师或组员的帮助下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过程,选择探究活动所需要的器材;C.照搬别人的探究计划与探究过程,不能合理选择探究活动所需要的器材。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A.能按器材说明书进行操作,多次反复测量如实地记录实验数据;B.实验操作基本正确,数据记录基本符合要求,但实验做得不够精确;C.实验操作不熟练,记录数据不够完整,有时会编造数据。
  ⑤分析与论证
  A.能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能够正确解释与描述探究的结果;B.能够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能基本解释和描述实验结果;C.误差较大,实验的结果有些牵强,不能正确解释与描述实验结果。
  ⑥评估
  A.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问题,不断改进探究方案,能写出详细的探究报告;B.能发现一些新问题,但不能及时改进方案,探究报告不够详细;C.很少发现新问题,探究方案改进不足,探究报告写得太过简单。
  ⑦交流与合作
  A.在小组合作探究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发挥团队精神;B.基本上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接受他人的合作要求,能听取他人的意见;C.不愿和他人合作与交流,固执己见。【评价标准】将七项的分加起来,A为8分,B为6分,C为4分。总分>48分,为优;40分≤总分≤48分,为良;28分≤总分<40分,为差。
  (4)综合评定
  【评价标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总成绩(将三种评价得出的分数相加)总分>83分,为优;65分≤总分≤83分,为良;总分<65分,为差。综合三方面的评价成绩给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的总的评价等级。总之,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学生由评价对象转为评价的主体,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从而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以上评价方法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和改进。

时间:2023-8-14 编辑:网友投稿

推荐文章

13608068886 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