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员工培训方案范文集合六篇

有关员工培训方案范文集合六篇

  第1篇、员工培训方案
  员工是组织的血液,不同组织间的竞争即成为人才的竞争,人们对此已经达成共识。从实践中产生的人才必需接受新的培训,来弥补自身知识的缺陷。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就能做好培训工作,因为培训工作的完成需依赖于培训方案。有好的培训方案,不一定有好的培训效果,但要有好的培训效果,则必须要有好的培训方案,如何设计有效的培训方案,也正是本文目的之所在。
  一、培训理论的研究及发展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们开始渐渐重视起培训工作,特别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下,对培训工作的研究愈来愈多,但何为培训,却是各抒己见,至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摘录一些供研究参考。
  1.培训:指各组织为适应业务及培育人才需要,用补习、进修、考察等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其适应新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拥有旺盛的工作能力,更能胜任现职工作,及将来能担任更重要职务,适应新技术革命必将带来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管理结构和干部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培训:指向员工传授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任何活动,是与工作有关的任何形式的教育。
  3.培训:指创造一个环境,使员工能够在这一环境中获得或学习特定的与工作要求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
  4.培训:指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改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
  总之,现代培训指的是员工通过学习,使其在知识、技能、态度上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便员工的职能与现任或预期的职务相匹配,进而提高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
  培训作为科研课题首先是在心理学和科学管理领域进行的。随后,培训理论随着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理论时期的培训(1900-1930)、行为科学时期的培训(1930-1960)、系统理论时期的培训(1960-)三个发展阶段。在传统理论时期,培训是以发展个人技术与态度为主,较少考虑个人与他人,或个人与团体的相互关系;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的培训,除了延续传统理论时期重视个人技术与态度的发展以外,更重视员工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培训理论进入系统理论时期,系统理论最重要的基本假设是系统对于外在环境的开放性,亦即将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特别重视系统与系统间的适应与沟通。
  90年代以后,组织培训工作可以说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独立发展阶段,现代组织要真正搞好培训教育工作,则必须了解当今的培训发展趋势,使培训工作与时代同步,当今世界的培训发展趋势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员工培训的全员性。培训的对象上至领导下至普通的员工,这样通过全员性的职工培训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效地推动了组织的发展。同时,管理者不仅有责任要说明学习应符合战略目标,要收获成果,而且也有责任来指导评估和加强被管理人员的学习。另外,培训的内容包括生产培训、管理培训、经营培训等组织内部的各个环节。
  其二,员工培训的终身性。单凭学校正规教育所获得的一点知识不能迎接社会的挑战,必需实行终身教育,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经营理论。
  其三,员工培训的多样性。就是培训的范围已从企业扩展到整个社会,形成学校、企业、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的完整的职工培训网。培训的方式有企业组织的培训、有社会组织的业余培训、有大学为企业开办的各类培训班。
  其四,员工培训的计划性。即组织把员工培训已纳入组织的发展计划之内,在组织内设有职工培训部门,负责有计划、有组织的员工培训教育工作。
  其五,员工培训的国家干预性。西方一些国家不但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参加在职培训是公职人员的权利与义务,而且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
  二、如何设计员工培训方案
  (一)培训需求分析
  组织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它必须是理性化,以经济人的眼光来看待一切,培训活动的成本无论从费用、时间和精力上来说,都是不低的,培训要冒一定风险,因此在是否进行培训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根据需求来指导培训方案的制定。
  培训需求分析需从多维度来进行,包括组织、工作、个人三个方面。首先,进行组织分析。组织分析指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根据组织的运行计划和远景规划,预测本组织未来在技术上及组织结构上可能发生什么变化,了解现有员工的能力并推测未来将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从而估计出哪些员工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培训,以及这种培训真正见效所需的时间,以推测出培训提前期的长短,不致临渴掘井。其次,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指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最后,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预期未来对员工技能的要求进行比照,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后就可以设计具体的培训方案。
  (二)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1.培训目标的设置设置培训目标将为培训计划提供明确方向和依循的构架。有了目标,才能确定培训对象、内容、时间、教师、方法等具体内容,并可在培训之后,对照此目标进行效果评估。培训总目标是宏观上的、较抽象的,它需要不断分层次细化,使其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要达到培训目标,就要求员工通过培训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即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了解什么?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能够干什么?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有哪些改变?明了员工的现有职能与预期中的职务要求二者之间的差距,即确定了培训目标,把培训目标进行细化,明确化,则转化为各层次的具体目标,目标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越有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2.培训内容的选择。一般来说,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究竟该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应根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培训需求分析来选择。
  知识培训,这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一层次。员工只要听一次讲座,或者看一本书,就可能获得相应的知识。知识培训有利于理解概念,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障碍和阻挠。同时,要系统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则必须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
  技能培训,这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二个层次。这里所谓技能就是指能使某些事情发生的操作能力。招进新员工,采用新设备,引进新技术都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培训,因为抽象的知识培训不可能立即适应具体的操作,无论你的员工是多么优秀,能力有多强,一般来说都不可能不经培训就能立即操作得很好。
  素质培训,这是组织培训的最高层次。此处“素质”是指个体能否正确地思维。素质高的员工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态度,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较高的目标。素质高的员工,可能暂时缺乏知识和技能。但他会为实现目标有效地、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而素质低的员工,既使已经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但他可能不用。
  上面介绍了三个层次的培训内容,究竟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是由不同的受训者具体情况决定的。一般来说,管理者偏向于知识培训与素质培训,而一般职员则倾向于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它最终是由受训者的“职能”与预期的“职务”之间的差异所决定的。
  3.谁来指导培训。培训资源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包括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外部资源是指专业培训人员、学校、公开研讨会或学术讲座等。在众多的培训资源中,选择何种资源,最终要由培训内容及可利用的资源来决定。
  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是组织的重要内部资源,利用内部资源,可使受训者和培训者都得到提高。组织内的领导是比较合适的人选。首先,他们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宝贵的工作经验;其次,他们希望员工获得成功,因为这可以表明他们自己的领导才能;最后,他们是在培训自己的员工,所以肯定能保证培训与工作有关。
  当组织业务繁忙,组织内部分不出人手来设计和实施员工的培训方案,那么就要求诸于外部培训资源。外部培训人员可以根据组织来量体裁衣,并且可以比内部资源提供更新的观点,更开阔的视野,但外部培训资源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方面,外部人员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用于了解组织的情况和具体的培训需求,这将提高培训成本;另一方面,利用外部人员培训,组织的领导对具体的培训过程不负责任,对员工的发展逃避责任。
  4.确定受训者。岗前培训是向新员工介绍组织的规章制度、庆典以及组织的业务。新员工来到公司,面对一个新环境,他们不太了解组织的历史和组织庆典,不了解组织的运行计划和远景规划,不了解公司的政策,不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不熟悉自己的上司、同僚及下属,因此新员工进入公司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紧张不安,为了使新员工消除紧张情绪,使其迅速适应环境,企业必针对以上各方面进行岗前培训,由岗前培训内容决定了的受训者只能是组织的新员工。
  对于即将升迁的员工及转换工作岗位的员工,或者不能适应当前岗位的员工,他们的职能与既有的职务或预期的职务出现了差异,职务大于职能,对他们就需要进行培训。对他们可采用在岗培训或脱产培训,而无论采用哪种培训方式,都是以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为内容,而不同内容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确定了不同的受训者。
  5.培训日期的选择。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必须做到何时需要何种培训,通常情况下,有下列四种情况之一时就需要进行培训。第一,新员工加盟组织;第二,员工即将晋升或岗位轮换;第三,由于环境的改变,要求不断地培训老员工;第四,满足补救的需要。
  在作培训需求分析时,确定需要培训哪些知识与技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这些知识与技能培训作出日程安排,看大致需要多少时间,以及培训真正见效所需的时间,从而推断培训提前期的长短,根据何时需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及提前期,最终确定培训日期。
  6.培训方法的选择。组织培训的方法有多种,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灵活使用。
  (1)讲授法。讲授法就是指讲授者通过语言表达,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期望这些受训者能记住其中的重要观念与特定知识。讲授法用于教学时要求: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它是保证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讲授时语言要清晰,生动准确;必要时应用板书。
  (2)演示法。演示法是运用一定的实物和教具,通过实地示范,使受训者明白某种事务是如何完成的。演示法要求:示范前准备好所有的用具,搁置整齐;让每个受训者都能看清示范物;示范完毕,让每个受中者试一试;对每个受训者的试做都给予立即的反馈。
  (3)案例法。案例是指用一定视听媒介,如文字、录音、录像等,所描述的客观存在的真实情景。它作为一种研究工具早就广泛用于社会科学的调研工作中,20年代起,哈佛商学院首先把案例用于管理教学,称为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要求:内容应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为了保密有关的人名、单位名、地名可以改用假名,但其基本情节不得虚假,有关数字可以乘以某掩饰系数加以放大或缩小,但相互间比例不能改变;教学中应包含一定的管理问题,否则便无学习与研究的价值;教学案例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它的编写与使用都是为某些既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
  7.培训场所及设备的选择。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决定着培训场所及设备。培训场所有教室、会议室、工作现场等,若以技能培训为内容,则决定了最适易的场所为工作现场,因为培训内容的具体性要求信息传授的具体性,而许多工作设备是无法推进教室或会议室的。培训设备则包括教材、笔记本、笔、模型,有的还需幻灯机、录相机等,不同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最终确定了培训场所和设备。
  员工培训是集培训目标和期望结果、培训内容、培训指导者、受训者、培训日期、培训方法和培训场所及设备的有机结合,达到目标和结果是根本目的之所在,其后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以它为出发点的,经过权衡利弊,作出决策,制定出一个以培训目标和结果为指南的系统方案,而不能是各组成部分作分离处理而任意组合。虽然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不一定为有效的培训方案,但一个有效的培训方案必须是系统考虑的培训方案。
  (三)培训方案的评估及完善
  培训方案的测评从三个维度来考察。从培训方案本身角度考察,将其细化为三个指标来进行:
  1.内容效度,看培训方案的各组成部分是否合理、系统化,分析其是否符合培训需求分析,各要素前后是否协调一致,是最优选择。
  2.反应效度,看受训者反应,受训者是否对此培训感兴趣,是否能满足受训者的需要,如果否,找出原因。
  3.学习效度,以此方案来培训,看传授的信息是否能被受训者吸收,如果否,则要考虑到传授的方法以及受训者学习的特点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加以改进。从受训者的角度来考察,看受训者培训前后行为的改变是否与期望的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应考虑是培训效果不理想还是缺乏应用培训所学内容的机会,还是由于习惯影响,使培训效果还未表现出来,需延长考察时间。最后,从培训实际效果来考察,即培训的成本收益比来分析。培训的成本应包括培训需求分析费用,培训方案的设计费用,培训方案实施费用,受训者在培训期间的工资及福利。培训方案的收益则包括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两部分,显性收益是指产量的提高,废品、次品的减少,采用更省原材料的生产方式的节约,生产事故的减少等可测量的收益;隐性收益则是指企业团队精神的生成,企业形象的提高等不可量化测量收益。成本低于收益才证明此方案具有可行性,成本高于收益则证明此方案不成功,应找出失败原因所在,设计更优的方案。
  第2篇、员工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的
  为规范企业管理,使新员工进一步了解公司结构、公司管理规章制度,更快 地进入工作角色,促进企业生产。
  二、培训内容
  1、公司简介及内部组织架构。
  2、公司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员工考勤刷卡管理制度、职工奖惩条例、员工宿舍管理制度等。
  3、公司人事制度。主要包括员工出勤与请假管理规定、员工辞职管理规定等。
  4、岗前培训其他。
  三、培训时间及地点
  培训时间:1天。(周六)
  培训地点:待定。
  四、培训讲师
  培训讲师:人事部培训专员。
  五、培训讲师职责。
  1、负责新员工培训整个过程的组织管理及过程控制工作。
  2、培训前期准备工作。(培训场地、培训讲义、试卷的准备等)
  3、新工人培训授课工作。
  4、课堂纪律的维护。
  5、新员工培训的考核及培训档案的建立工作。
  六、培训实施。
  1、培训前的准备工作。
  (1)培训人员的通知。
  新工人带队体检时通知新员工带好笔、笔记本等准时参加新员工培训。
  (2)培训讲义的编制,主要包括新员工培训的相关内容。(先准备10份,以后视培训人数而定,可回收循环利用)
  (3)培训考核试卷印制,份数为新员工数+2。
  2、培训实施。
  (1)培训人员的签到。
  (2)培训讲课工作。
  3、培训结束后的考核。
  (1)新员工培训考试及签字确认,考试时间45分钟。
  (2)培训的阅卷,做好培训记录,填写培训记录表。
  (3)培训相关记录的存档。
  七、培训实施具体流程。
  8:30–8:45 培训签到。
  8:45–9:00 培训讲义的发放及培训流程的告知。
  9:00–9:50 公司简介、产品工艺及组织机构的简要说明。
  公司管理规章制度的讲解。包括员工考勤刷卡管理制度、
  职工奖惩条例、员工宿舍管理制度等。
  9:50–10:00 休息。
  10:45–11:00 午餐。(建议统一在公司吃饭,每人交5元伙食费,便于管理)
  11:00–13:00 自学、午休。
  13:00–13:30 培训专员与新工人的交流及答疑。
  13:30–13:45 休息,准备考试。
  13:45–14:45 新员工培训考试及承诺书签字确认。
  14:45–15:15 阅卷,(确认所有新员工承诺书签字),做好培训记录。
  15:15–15:30 签订劳动合同。
  15:30–16:15 入职材料、劳动合同等资料的收集、归档。
  16:15—16:30 报到证或试用单的签发,建立员工档案。
  八、相关考核。
  1、培训不合格人员不予录用。
  2、新员工培训期间须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不得破坏课堂秩序。违者记入员工档案,情节严重者不予录用。
  3、新员工培训期间须服从公司的安排,不得破坏公共设施,违者按公司内部员工规定处理。
  九、员工培训签到表、培训记录表、员工承诺书附后。
  10:00–10:45 公司人事制度的讲解。尤其是请假、辞职管理、工伤流程。
  第3篇、员工培训方案
  为了更好地为公司当前及未来新一轮的持续发展培养、提供合适的优秀人才队伍,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培训的管理力度,将培训与激励、绩效考核挂钩,搭建起公司学习技术型团队的构架,根据对公司员工培训现状及需求分析,拟对公司员工培训进行初步规划。
  一、培训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培训需与员工需求,岗位要求紧密联系。
  系统+循环性:提高员工某方面能力的培训要具有系统性,对于特别重要的能力会采用循环培训的方式。
  1、层次多样:高层、中层、基层、活动策划公司;
  2、类型多样:岗前、技术、管理类;
  形式多样:讲课、座谈、学习小组、拓展。
  二、培训目标.
  1、确保公司员工能符合公司企业庆典及纪律要求,具备公司要求之能力——知识,态度及技能;
  2、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要求下,学习新技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快新任主管心理及思维的转变,增进主管的管理创新能力;
  4、培训时间计划于每周四下午4:30-5:30,各层次、类型、形式间隔式进行,每年11月份为“公司庆典”学习月。
  三、培训计划的编写与审核流程;
  1、公司人事行政部每年于一月、七月上旬,向各部门发放《培训需求表》,并负责及时收集,汇总各部门的培训需求。
  2、各部门根据本部门员工的不同情况及公司中长期发展需求等综合信息考虑,填报《培训需求表》交至人事行政部。
  3、培训费用:包括拓展训练费用、邀请外部培训讲师的费用、内部培训讲师的年终个人贡献奖金等。
  4、培训计划的编写与审核.
  每年一月、七月中旬由人事行政部召开培训工作会议,各部门主管参加,总结上半年度培训工作,对半年及全面培训效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同时指出经验教训,以利于改进,审议下半年度培训计划。
  人事行政部于一月、七月下旬根据培训信息征集情况和培训审议结果,结合半年度工作计划、将综合审议的半年度计划表,与各个部门主管再次确认。
  将确认好的半年度培训计划报请总经理批准后,逐步实施。
  四、重点培训项目
  1、全面预算管理;
  各个部门要秉着成本意识,树立节约的思想观念做好培训计划。
  2、有效提升团队的执行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有效提升公司内部不同层面的人员的执行能力,加快公司的运作效率,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保持公司经久不衰的斗志。
  3、逐步提升中高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为公司培养优秀的中高层管理者队伍,提升公司的人才竞争力。
  五、培训课程编排计划
  1、一级培训(中层以上人员)
  培训对象:各部门组长、主管及经理;
  培训方式:每月召开 次座谈会或拓展活动,内容包括执行力、领导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员工关系、角色认知(对新任主管)、个人效能管理(时间,目标管理) 等;
  2、二级培训(基层人员) (培训项目、方式、时间待定,需做问卷调查)
  培训对象 培训项目 培训方式 培训时间
  3、三级培训(活动策划公司岗前培训)
  培训对象:公司新近员工
  入职第一天培训项目:公司发展史,组织架构,企业庆典;公司人事,考勤,薪酬制度等;
  入职第二天后培训项目:岗位专业基础知识讲解;各部门培训项目;
  六、培训管理
  为保证公司员工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人事行政部将积极搭建与营造完善的培训软硬环境,将从培训的前期、中期、后期开展全方位的、全程性的引导与跟踪服务等管理工作。
  1、培训前期的管理工作
  培训资讯透明化:为加大培训资讯的宣传力度,提高培训信息的透明度,人事行政部将每月初和各部门主管对于一个月的培训计划进行沟通确认,在培训前一周给相关人员发通知,确保人员尽可能到齐。加大对培训需求的分析:在比较系统的、重要的培训前,将由人事行政部对参训对象进行培训前期的需求分析,根据反馈的问题,组织培训师设计培训课题,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内部选拔培训讲师:针对各项培训项目,各部门可推荐或本人自荐担任培训讲师,培训讲师需要上交完整的授课计划,经过考评后开始培训授课,年终公司将对其授课成效,发放相应的个人贡献奖金;
  2、培训实施阶段的管理工作
  人事行政部为主导,其它各职能部门为辅,统筹做好培训的准备工作(包括培训场地、培训设施、培训资料、培训讲师);合理安排好各项培训进程,有效组织实施培训;根据实施结果,通过培训现场的评估,调整或修正培训计划。
  3、培训后期的管理工作
  培训效果评估是为了检验培训方案实施的有效性,分析开展培训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找出培训过程中的差距,并发现新的培训需求,加以改进和完善新的培训计划。
  培训结束后一周内填写本次培训的总结报告,由相应负责人签字填写实际成效情况;一个月内由人事行政部调查本月培训效果,人事行政部需把每次培训的情况整理备案,以便后期的逐步跟踪。
  第4篇、员工培训方案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礼仪规范已成为一个企业立足社会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当今发展日益快速的活动策划业正在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金牛产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活动策划人才的培育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事情;活动策划从业人员应加强礼仪修养的学习,培养文明素质,提高服务意识,成长为一个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我在这里就活动策划人员礼仪规范做出了一个培训方案。
  一、员工礼仪总体要求
  灌输活动策划服务人员的礼貌礼仪、行为规范、服务意识思想,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面貌,树立良好的仪容仪表形象,以达到优化服务质量为目的,美化提升活动策划企业的整体形象。使员工做到行有礼,动有仪,注重道德修养,锲而不舍,塑造高庆典品味的公司形象。
  二、 培训礼仪的背景:
  当今竞争发展到现在,客户窗口服务已经不是简单的,最低要求的礼貌问题,光说应酬话或光说“是”已经不够了,礼仪培训势在必行。
  三、 培训内容
  设立礼仪培训班,聘请专业礼仪培训师,对公司的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且对他们进行实践联系培训。以实际练习为主,综合礼貌用语,规范仪容、仪表、仪态,分别讲授站姿要求、行姿要求、综合动作等内容。期间还将穿插安排进行理论培训。
  礼仪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的概念,我将它分为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和服务礼仪三个方面。
  一、个人礼仪
  个人礼仪所涉及的是个人穿着打扮、举手投足之类无关宏旨的小节小事,但小节之处现精神,举止言谈见庆典。
  1. 仪容仪表
  男士:
  应每天养成修面剃须的良好习惯。保持卫生,不管使留络腮胡还是小胡子,整洁大方是最重要的。发型要整洁、大方。男士的穿着不求华丽、鲜艳,衣着不宜有过多的色彩变化,大致以不超过三种颜色为原则。平时,穿一些便装也不是不可,也是比较不错的选择,但是参加正式、隆重的场合,则应穿礼服或西服。
  女士:
  化妆的浓淡要考虑时间场合的问题,在白天,一般女士略施粉黛即可;正式场合不化妆是不礼貌的行为。在公共场所,不能当众化妆或补装。尤其职业女性,以淡雅、清新、自然为宜。浓妆,大多为参加晚间娱乐活动的女士的装扮。在正式场合,一定不能穿吊带衫、露脐装之类太暴露和比较眩的衣服,应穿典雅大方的服装
  鞋袜。女士在社交场合,除凉鞋、拖鞋外,穿其他任何一种鞋子均可随意。
  2. 个人举止礼仪
  男士:
  男子站立时,双脚可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亦可在后腰处交叉搭放。
  女士:
  女子站立最美的姿态为身体微侧,呈自然的45度,斜对前方,面部朝向正前方。脚呈丁子步,这样的站姿可使女性看上去体态修长、苗条,同时也可显示女性阴柔之美。
  另外,与站姿一样,端稳、优雅的座姿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静态美感。正确座姿的基本要领应为:上身直挺,勿弯腰驼背,也不可前贴桌边后靠椅背,上身与桌、椅均应保持一拳左右的距离。坐着谈话时,上身与两腿应同时转向对方,双目正视说话者。
  3. 个人举止行为的各种禁忌
  1) 在公众之中,应力求避免从身体内发出的各种异常的声音.(咳嗽、打喷嚏、大哈欠,均应侧身掩面再为之)
  2) 公众场合,不得用手抓挠身体的任何部位(文雅起见,最好不当众挖耳朵、柔眼睛,也不要随意的剔牙齿、修剪指甲、梳理头发等,应去洗手间完成)
  3) 参加正式活定前,不宜吃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葱蒜、韭菜、洋葱)
  4) 在公共场合,应避免高声谈笑、大呼小叫。
  二、社交礼仪
  1. 握手礼仪
  与女士握手应注意的礼节
  与女士握手,应等对方先伸出手,男方只要轻轻的一握就可以了。如果对方不愿握手,也可微微欠身问好,或用点头说客气话等代替握手。一个男子若主动伸手去和女子握手,是不太适宜的。
  与长辈或贵宾握手的礼仪
  对长辈或贵宾则应等对方先伸手,自己才可伸手去接握。否则,便会看做是不理貌的表现握手时,不能昂首挺胸,身体可稍微前倾,以表示尊重
  2. 介绍礼仪
  “介绍”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关.由于是初次见面,行为必须讲究礼节,让对方建立起良好红星比什么都重要.它是商务活动重要资本.
  正式介绍
  一般在正式、郑重的场合进行介绍。总的原则是:年轻的或后辈的介绍给年长的或前辈的,男性被介绍给女性,一般来客被介绍给身份较高的人等。
  非正式介绍
  是指在一般的、非正式场合所作的介绍。这种介绍不必过分讲究正式介绍的规则,如果大家都是年轻人,就更可以轻松、随便一些。如介绍人可先说一声“让我来介绍一下”,然后就作简单介绍,或者说:“诸位,这位是×××”,就可以了。
  3. 名片礼仪
  1) 职位低者先递名片.在拜访单位,拜访者先递名片.
  2) 递名片时,要准确告诉对方自己公司名称,所属部门及本人姓名.
  3) 双手接受对方名片.
  4) 客人递名片时,应站起来接受.
  5) 接受对方名片后,要仔细的看一遍,决不要一眼不看就藏起来,最好还可以将对方的姓名和职称等默默的读一便.
  三、服务礼仪
  1. 引导客人要领
  1) 引导客人进入走廊时,应稍走在客人前面一点,并与客人协步同行。
  2) 在引导途中,当位置和场所有所改变时,都要以手势事先告知。
  3) 在上下楼梯时,自己的位置要始终在客人的下方。
  4) 在门前引导时,如果是内推门,自己先进,客人后进;如果是外拉门,客人先进,自己后进。
  2. 接待来访礼仪
  1)将客人引导到客用椅上,并将客人的位置安排在上座。(右侧为上座,门的正对面为上座)
  2)送茶者在进入接待室前应敲门。
  3)每杯茶以2/3为宜,“浅茶满酒”,敬茶应双手捀上放在客人的右手上方,女士、长者先敬。
  4)不要在端茶时手抓住杯口,容易打碎杯子,并且给人感觉不卫生。
  5)离开时应轻轻行注目礼,既是客人不看也要行注目礼。
  6)当来访者是上级,你要站起来握手。
  接待来访者时,手机应静音。
  3. 上岗礼仪
  1)全面了解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
  2)了解管理各项业务工作的负责人姓名及其职责。
  3)当你有困难时不要不好意思求助他人。
  4)被介绍时一定要仔细听清并记住同事们的姓氏。
  4. 拜访礼仪
  1)最重要的拜访礼仪是准时赴约。
  2)与求见人见面后,如是初次见面要主动自我介绍。
  3)谈话时应看门见山,言归正传,不要海阔天空浪费时间。
  4)应对主人的举动十分敏锐,切忌死赖不走。
  5. 赴宴礼仪
  1)必须把自己打扮的整齐大方,这是对自己和别人的尊重。
  2)要按主人邀请的时间准时赴宴。
  3)当你走入宴会厅时,应首先跟主人打招呼,
  4)入席时,自己的座位应听从主人或招待员的指派
  5)用餐一般是主人示意开始后方可进行
  6)宴会未结束,自己已用好餐后,不可随意离宴,要等主人和主宾先起身离席。
  6. 汇报工作礼仪
  1)尊守时间,不可失约
  2)轻轻敲门,经允许后才能进门。
  3)工作时如果上级不注意礼仪时,不可冲动。
  4)汇报结束后,上级如果谈兴犹在,不可有不耐烦的表现。
  7. 听取汇报时的礼仪
  1)尊守时间,不可失约。
  2)应及时招呼汇报者进门入座。
  3)要善于听。
  4)不要随意批评、拍板,要先思而后言。
  8. 办公室礼仪
  要树立整洁、端庄的个人礼仪形象。
  在办公室上班要做到“六不”、“四要”
  “六不”
  不对他人平头论足,不谈论个人薪金,不要诿过给同事,不干私活,不听私人电话,不打听探究别人隐秘。
  “四要”
  办公室卫生要主动搞,个人桌面要整洁,同事见面要问好,办公室来人要接待。
  礼仪规范不仅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需要,而且还关系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加强对全体公民礼仪教育,正确地认识和继承传统的道德伦理思想,对提高其文明礼仪的修养,涵养道德意识,节制贪欲,严格自律,完善道德情操,培养优良气质,增强道德行为的自觉性,都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以服务为核心的活动策划公司对其中人员礼仪更是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加强礼仪教培训迫在眉睫。
  第5篇、员工培训方案
  内容摘要:本文从介绍培训的概念及理论研究的发展入手,分析了培训及培训方案设计的重要性,接着进行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工作分析、个人分析,通过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以培训目标为指南,对培训方案的其它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指出设计培训方案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根据具体情况择优处理,确定一个初步方案,再对培训方案评估修改,最终制定出一个有效的培训方案。
  关键词:培训方案设计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组织的人、财、物、信息四种资源中,人们越来越广泛地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美国知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斯曾说:”企业或事业惟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
  ”①员工是组织的血液,他或者使你的事业轰轰烈烈,或者使你碌碌成都庆典演出。不同组织间的竞争即成为人才的竞争,人们对此已经达成共识,通用汽车公司的前总经理艾尔弗雷德·斯隆曾经说过,”把我的资产拿走吧――但是请把我的公司的人才留给我,五年后,我将使拿走的一切失而复得。
  ”②组织间对人才的竞争必然引起对人才的重新定位,以现代社会中人们掌握的科学、技术、专业知识的特点为主要标志,以字母或符号的造型来象征其主要特点的人才分类方法,提出了”X””T””I”型人才论,系统地掌握两门专业知识,并有明显的主要的交叉点、结合部的”X”型人才更受人们的亲睐,而它显然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所不能满足的,它需要走出学校的员工不断通过培训来求得自身的发展。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普及率低的国情决定了从实践中产生的人才需接受新的培训来弥补自身知识的缺陷。“活到老,学到老”,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就能做好培训工作,因为培训工作的完成需依赖于培训方案。有好的培训方案,不一定有好的培训效果,但要有好的培训效果,则必须要有好的培训方案,如何设计有效的培训方案,也正是本文目的之所在。
  一、培训理论的研究及发展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们开始渐渐重视起培训工作,特别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下,对培训工作的研究愈来愈多,但何为培训,却是各抒己见,至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摘录一些供研究参考。
  培训:指各组织为适应业务及培育人才需要,用补习、进修、考察等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其适应新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拥有旺盛的工作能力,更能胜任现职工作,及将来能担任更重要职务,适应新技术革命必将带来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管理结构和干部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③
  培训:指向员工传授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任何活动,是与工作有关的任何形式的教育。
  ④
  培训:指创造一个环境,使员工能够在这一环境中获得或学习特定的与工作要求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
  ⑤
  培训:指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改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
  ⑥
  总之现代培训指的是员工通过学习,使其在知识、技能、态度上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便员工的职能与现任或预期的职务相匹配,进而提高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
  培训作为科研课题首先是在心理学和科学管理领域进行的。随后,培训理论随着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理论时期的培训(1900-1930)、行为科学时期的培训(1930-1960)、系统理论时期的培训(1960-)三个发展阶段。在传统理论时期,培训是以发展个人技术与态度为主,较少考虑个人与他人,或个人与团体的相互关系;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的培训,除了延续传统理论时期重视个人技术与态度的发展以外,更重视员工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培训理论进入系统理论时期,系统理论最重要的基本假设是系统对于外在环境的开放性,亦即将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特别重视系统与系统间的适应与沟通。①
  90 年代以后,组织培训工作可以说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独立发展阶段,现代组织要真正搞好培训教育工作,则必须了解当今的培训发展趋势,使培训工作与时代同步,当今世界的培训发展趋势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员工培训的全员性。培训的对象上至领导下至普通的员工,这样通过全员性的职工培训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效地推动了组织的发展。同时,管理者不仅有责任要说明学习应符合战略目标,要收获成果,而且也有责任来指导评估和加强被管理人员的学习。另外,培训的内容包括生产培训、管理培训、经营培训等组织内部的各个环节。
  其二,员工培训的终身性。单凭学校正规教育所获得的一点知识不能迎接社会的挑战,必需实行终身教育,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经营理论。
  其三,员工培训的多样性。就是培训的范围已从企业扩展到整个社会,形成学校、企业、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的完整的职工培训网。培训的方式有企业组织的培训、有社会组织的业余培训、有大学为企业开办的各类培训班。
  其四,员工培训的计划性。即组织把员工培训已纳入组织的发展计划之内,在组织内设有职工培训部门,负责有计划、有组织的员工培训教育工作。
  其五,员工培训的国家干预性。西方一些国家不但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参加在职培训是公职人员的权利与义务,而且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
  二、国内外的培训现状
  在国外,政府和其它组织都十分重视培训,培训成为员工教育重要的一部分。首先,政府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并且公款用于培训已成为合法的举措。在1958年以前,在美国用朕邦政府的钱进行培训工作是受到禁止的,但该年”政府职工培训法”和它的修正案通过以后,一些政府机构增设了培训部门,在另一些机构较大地扩充了它们的规模,至1981年,经财政年度的统计数字说明,该年有492,314人上了政府培训计划的课程,总共支出的费用在3.7亿美元以上
  且这还不包括军人和邮局工作人员的培训支出②。其次,愿意支出培训经费,培训计划的经费不断增加。既使在1982年,英国经济处于增长缓慢时期,对八十家工商企业进行管理人员培训的调查结论说:”我们很受鼓舞地获悉在过去一、二年里培训计划遭受严重削减的情况很少。
  很多培训人员说,他们受到的巨大压力是必须对需要的每一笔经费提出正当的理由,但是仅有极少数培训人员在过去一年里要求的经费遭到拒绝。至少有十几个培训计划还增加了经费?”③有资料显示,美国100名员工以上的组织在1992年的培训开支为450亿美元,比1988年增长了12%。
  ④第三,培训经费在公司里所占比重很大。在90年代初,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每年在员工培训上的花费达到1.2亿美元,这一数额占公司工资总额的3.6%,美国联邦快递(FederalExpress)公司每年花费2.25亿美元用于员工培训,这一费用占公司总开支的3%。
  ⑤目前,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技能的飞速更新,人们已经认识到培训不是一种特权或权力,而是一种需要,培训工作更是倍受重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国内,渐渐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但培训工作做得并不理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训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曾在”全国经贸工作会议”上作过明确布置,要把培养企业家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加强现有和未来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争取用3~5年时间
  系统地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企业家。⑥目前,培训工作还没有其应有的地位,培训中心成为组织中可有可无的机构,效益好时,这个机构才有立锥之地,效益不好时,遭到裁减的首先为培训机构,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还在,培训的收益对组织的效益相关性不大
  使培训不受注重;二是培训方案没有科学设计,使培训并不能满足培训需求,培训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员工不断培训必成为大家的共识,要做好培训工作,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研究已成为迫切需要。
  三、如何设计员工培训方案
  (一)培训需求分析
  组织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它必须是理性化,以经济人的眼光来看待一切,培训活动的成本无论从费用、时间和精力上来说,都是不低的,培训是要冒一定风险,因此在是否进行培训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根据需求来指导培训方案的制定,要有的放矢,不能单纯地为培训而培训。
  培训需求分析需从多维度来进行,包括组织、工作、个人三个方面。首先,进行组织分析。组织分析指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根据组织的运行计划和远景规划,预测本组织未来在技术上及组织结构上可能发生什么变化,了解现有员工的能力并推测未来将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从而估计出哪些员工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培训,以及这种培训真正见效所需的时间,以推测出培训提前期的长短,不致监渴掘井。其次,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指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最后,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预期未来对员工技能的要求进行比照,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研究工作者本人的工作行为与期望行为标准之间的差异,当工作大?”能力”时,则需要进行培训,通过提高能力,达到员工的”职务”与”职能”相一致。”职务”和”职能”二者都是变量,当职能提高了,需要开发职务,使两者保持一致;当职务超过了能力,就需要进行培训,开发职能,使两者复归一致。由于培训的对象是员工,能否做好工作取决于诸多因素,培训并不是万能的,而且培训要讲求成本收益,因此,看培训能否促进员工的个人行为发生所期望的转变。如果聘用了技能不符合要求的人或者是恶劣的态度问题等,则不是培训所能解决的问题,不需要培训,若存在的问题培训能够解决时,则进行员工培训,设计具体的培训方案。
  (二)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培训方案是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指导者、受训者、培训日期和时间、培训场所与设备以及培训方法的有机结合。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方案设计的指南,一份详尽的培训需求分析就大致构画出培训方案的大概轮廓,在前面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下面就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
  1、培训目标的设置
  培训目标的设置有赖于培训需求分析,在培训需求分析中我们讲到了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个人分析,通过分析,我们明确了员工未来需要从事某个岗位,若要从事这个岗位的工作,现有员工的职能和预期职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消除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培训目标。设置培训目标将为培训计划提供明确方向和依循的构架。有了目标,才能确定培训对象、内容、时间、教师、方法等具体内容,并可在培训之后,对照此目标进行效果评估。培训总目标是宏观上的、较抽象的,它需要不断分层次细化,使其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要达到培训目标,就要求员工通过培训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即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了解什么?你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能够干什么?你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有哪些改变?这些期望都是以培训需求分析为基础的,通过需求分析,明了员工的现状,知道员工具有哪些知识和技能,具有什么样职务的职能,而企业发展需要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员工,预期中的职务大于现有的职能,则要求培训。明了员工的现有职能与预期中的职务要求二者之间的差距,即确定了培训目标,把培训目标进行细化,明确化,则转化为各层次的具体目标,目标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越有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培训目标是培训方案实施的导航灯。有了明确的培训总体目标和各层次的具体目标,对于培训指导者来说,就确定了实施教计划,积极为实现目的而教学;对于受训者来说,明了学习目的之所在,才能少走多路,朝着既定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目的不明确,则易造成指导者、受训者偏离培训的期望,造成人力、物力、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提高了培训成本,从而可能导致培训的失。培训目标与培训方案其它因素是有机结合的,只有明确了目标才有可能科学设计培训方案其它的各个部分,使设计科学的培训方案成为可能。
  2、培训内容的选择
  在明确了培训的目的和期望达到的学习结果后,接下来就需要确定培训中所应包括的传授信息了。尽管具体的培训内容千差万别,但一般来说,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究竟该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应根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培训需求分析来选择。
  知识培训,这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一层次。员工只要听一次讲座,或者看一本书,就可能获得相应的知识。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大部分的就是知识。知识培训有利于理解概念,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障碍和阻挠。同时,要系统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则必须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如要成为”X”型人才,知识培训是其必要途径。虽然知识培训简单易行,但其容易忘记,组织仅停留在知识培训层次上,效果不好是可以预见的。
  技能培训,这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二个层次。这里所谓技能就是指能使某些事情发生的操作能力。技能一旦学会,一般不容易忘记,如骑车、游泳等。招进新员工,采用新设备,引进新技术都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培训,因为抽象的知识培训不可能立即适应具体的操作,无论你的员工是多么优秀,能力有多强,一般来说都不可能不经培训就能立即操作得很好。
  素质培训,这是组织培训的最高层次。此处”素质”是指个体能否正确地思维。素质高的员工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态度,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较高的目标。素质高的员工,可能暂时缺乏知识和技能。但他会为实现目标有效地、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而素质低的员工,既使已经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但他可能不用。
  上面介绍了三个层次的培训内容,究竟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是由不同的受训者具体情况决定的。一般来说,管理者偏向于知识培训与素质培训,而一般职员则倾向于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它最终是由受训者的”职能”与预期的”职务”之间的差异所决定的。
  3、谁来指导培训
  培训资源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包括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外部资源是指专业培训人员、学校、公开研讨会或学术讲座等。在众多的培训资源中,选择何种资源,最终要由培训内容及可利用的资源来决定。
  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是组织的重要内部资源,利用内部资源,可使受训者和培训者多方都得到提高。组织内的领导是比较合适的人选。首先,他们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宝贵的工作经验;其次,他们希望员工获得成功,因为这可以表明他们自己的领导才能;最后,他们是在培训自己的员工,所以肯定能保证培训与工作有关。无论采取哪种培训方式,组织的领导都是重要的内部培训资源。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也可以指导培训,当员工培训员工时,由于频繁接触,一种团队精神便在组织中自然形成,而且,这样做也锻炼了培训指导者本人的领导才能,
  当组织业务繁忙,组织内部分不出人手来设计和实施员工的培训方案,那么就要求诸于外部培训资源。工作出色的人员并不一定能培训出一个同样工作出色的员工,因为教学有其自身的一些规律,外部培训资源恰好大多数是熟悉成人学习理论的培训人员。外部培训人员可以根据组织来量体裁衣,并且可以比内部资源提供更新的观点,更开阔的视野,但外部培训资源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方面,外部人员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用于了解组织的情况和具体的培训需求,这将提高培训成本;另一方面,利用外部人员培训,组织的领导对具体的培训过程不负责任,对员工的发展逃避责任。
  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各有优缺点,但比较之下,还是首推内部培训资源,只有在组织业务确实繁忙,分不开人手时,或确实内部培训资源缺乏适当人选时,才可选择外部培训资源,但尽管如此,也要把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结合使用才为最佳。
  4、确定受训者
  根据组织的培训需求分析,不同的需求决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从而大体上确定不同的培训对象,即受训者。
  岗前培训是向新员工介绍组织的规章制度、庆典以及组织的业务和员工,新员工来到公司,面对一个新环境,他们不太了解组织的历史和组织庆典,不了解组织的运行计划和远景规划,不了解公司的政策,不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不熟悉自己的上司、同僚及下属,因此新员工进入公司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紧张不安,为了使新员工消除紧张情绪,使其迅速适应环境,企业必针对以上各方面进行岗前培训,由岗前培训内容决定了的受训者只能是组织的新员工,对于老员工来说,这些培训毫无意义。
  对于即将升迁的员工及转换工作岗位的员工,或者不能适应当前岗位的员工,他们的职能与既有的职务或预期的职务出现了差异,职务大于职能,对他们就需要进行培训。对他们可采用在岗培训或脱产培训,而无论采用哪种培训方式,都是以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为内容,而不同内容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确定了不同的受训者。在具体的培训需求分析后,根据需求会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根据需求分析也确定了哪些员工缺乏哪些知识或技能,培训内容与缺乏的知识及技能相吻合者即为本次受训者。
  虽然培训内容决定了大体上的受训者,但并不等于说这些就是受训者,还应从确定的这些大体上的受训者的角度看其是否适合受训。首先看这些人对培训是否感兴趣,若不感兴趣则不易让其受训,因为没有积极性,效果肯定不会很好;另一方面,要看其个性特点,有些个性是天生的,既使通过培训能掌握所需的知识、技能,但他仍不适合于该工作,则他属于要换岗位,而不是需要培训。从培训内容及受训者两方面考虑,最终确定受训者。
  5、培训日期的选择
  培训日期的选择。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培训,这道理显而易见,但事实上,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却往往步入一些误区,下面的做法就是步入了误区。许多公司往往是在时间比较方便或培训费用比较便宜的时候提供培训。如许多公司把握计划订在生产淡季以防止影响生产,却不知因为未及时培训却造成了大量次品、废品或其他事故,代价更高,再如有些公司把培训订在培训费用比较便宜的时候,而此时其实并不需要培训,却不知在需要培训时进行再培训却需要会出再培训的成本。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必须做到何时需要何时培训,通常情况下,有下列四种情况之一时就需要进行培训。
  第一,新员工加盟组织。大多数新员工都要通过培训熟悉组织的工作程序和行为标准,既使新员工进入组织进已拥有了优异的工作技能,他们也必须了解组织运作中的一些差别,很少有员工刚进入组织就掌握了组织需要的一切技能。
  第二,员工即将晋升或岗位轮换。虽然员工已经成为组织的老员工,对于组织的规章制度、组织庆典及现任的岗位职责都十分熟悉,但晋开到新岗位或轮换到新岗位,从事新的工作,则会产生新的要求,尽管员工在原有岗位上干得非常出色,对于新岗位准备得却不一定充分,为了适应新岗位,则要求对员工进行培训。
  第三,由于环境的改变,要求不断地培训老员工。由于多种原因,需要对老员工进行不断培训。如引进新设备,要求对老员工培训新技术;购进新软件,要求员工学会安装与使用。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组织都在不断调制自己的经营策略,每次调整后,都需对员工进行培训。
  第四,满足补救的需要。由于员工不具备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从而需要培训进行补救。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必须进行补救培训:一,由于劳动力市场紧缺或行政干预或其它各方面的原因,你不得不招聘了不符合要求的职员;二,招聘时看起来似乎具备条件,但实际使用上其表现却不尽人意。
  在作培训需求分析时,确定需要培训哪些知识与技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这些知识与技能培训作出日程安排,看大致需要多少时间,以及培训真正见效所需的时间,从而推断培训提前期的长短,根据何时需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及提前期,最终确定培训日期。
  6、适当培训方法的选择
  组织培训的方法有多种,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灵活使用,下面着重分析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三种常用方法,在培训时可根据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目的而择一或择多种配合使用。
  (1)讲授法
  讲授法就是指讲授者通过语言表达,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期望这些受训者能记住其中的重要观念与特定知识。讲授法用于教学时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它是保证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②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楚,重点突出;③讲授时语言要清晰,生动准确;④必要时应用板书。
  讲授法虽是培训中应用最普及的一种方法,但它既有显而易见的优点,同时,也有很多缺陷。讲授法的优点:①有利于受训者系统地接受新知识;②容易掌握和控制学习的进度;③有利于加深理解难度大的内容;④可以同时对许多人进行教育培训。其缺点为:①讲授内容具有强制性,受训者无权自主选择学习内容;②学习效果易受教师讲授的水平影响;③只是教师讲授,没有反馈;④受训者之间不能讨论,不利于促进理解;⑤学过的知识不易被巩固。
  (2)演示法
  演示法是运用一定的实物和教具,通过实地示范,使受训者明白某种事务是如何完成的。演示法要求:①示范前准备好所有的用具,搁置整齐;②让每个受训者都能看清示范物;③示范完毕,让每个受中者试一试;④对每个受训者的试做都给予立即的反馈。
  演示法用于教学同样优点与缺点并存。其优点为:①有助于激发受训者的学习兴趣;②可利用多种感官,做到看、听、想、问相结合;③有利于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红星。演示法的缺点为:①适用的范围有限,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演示;②演示装置移动不方便,不利于教学场所的交更;③演示前需要一定的费用和精力做准备。
  (3)案例法:
  案例是指用一定视听媒介,如文字、录音、录像等,所描述的客观存在的真实情景。它作为一种研究工具早就广泛用于社会科学的调研工作中,20年代起,哈佛商学院首先把案例用于管理教学,称为案例教学法。案例用于教学有三个基本要求:①内容应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为了保密有关的人名、单位名、地名可以改用假名,称为掩饰,但其基本情节不得虚假,有关数字可以乘以某掩饰系数加以放大或缩小,但相互间比例不能改变;②教学中应包含一定的管理问题,否则便无学习与研究的价值;③教学案例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它的编写与使用都是为某些既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
  案例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作为一个教学方式它也不可避免优缺点并存。案例法的优点:①它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思考模式;②在个案研究的学习过程中,接受培训可得到另一些有关管理方面的知识与原则;③作为一个简便方法,有利于使受培训者参与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案例法的不足之处在于:①每一个案例都是为既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缺乏普遍适用性,不一定能与培训目的很好吻合;②案例数量有限,并不能满足每个问题都有相应案例的需求;③案例无论多么真实,但它毕竟是使受训者以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因而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不能象当事人那样承受种种压力,不可避免地存在失真性。
  7、培训场所及设备的选择
  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决定着培训场所及设备。培训场所有教室、会议室、工作现场等,若以技能培训为内容,则决定了最适易的场所为工作现场,因为培训内容的具体性要求信息传授的具体性,而许多工作设备是无法推进教室或会议室的。培训设备则包括教材、笔记本、笔、模型,有的还需幻灯机、录相机等,不同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最终确定了培训场所和设备。
  员工培训是则培训目标和期望结果、培训内容、培训指导者、受训者、培训日期、培训方法和培训场所及设备的有机结合,达到目标和结果是根本目的之所在,其后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以它为出发点的,经过权衡利弊,作出决策,制定出一个以培训目标和结果为指南的系统方案,而不能是各组成部分作分离处理而任意组合。虽然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不一定为有效的培训方案,但一个有效的培训方案必须是系统考虑的培训方案。
  (三)培训方案的评估及完善
  从培训需求分析开始设计培训方案,从制定培训目标到培训方法的选择以最终制定了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这并不意味着培训方案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因为任何一个好的培训方案必是一个由制定→测评→修改→再测评→再修改……→实施的过程,只有不断测评、修改才能使培训方案甄于完善。
  培训方案的测评从三个维度来考察。从培训方案本身角度考察,将其细化为三个指标来进行:
  一、内容效度,看培训方案的各组成部分是否合理、系统化,是从培训方案的本身来说的,分析其是否符合培训需求分析,各要素前后是否协调一致,是最优选择;
  二、反应效度,看受训者反应,受训者是否对此培训感兴趣,是否能满足受训者的需要,如果否,找出原因;
  三、学习效度,以此方案来培训,看传授的信息是否能被受训者吸收,如果否,则要考虑到传授的方法以及受训者学习的特点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加以改进。从受训者的角度来考察,看受训者培训前后行为的改变是否与期望的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应考虑是培训效果不理想还是缺乏应用培训所学内容的机会,还是由于习惯影响,使培训效果还未表现出来,需延长考察时间。
  最后,从培训实际效果来考察,即培训的成本收益比来分析。培训的成本应包括培训需求分析费用,培训方案的设计费用,培训方案实施费用,受训者在培训期间的工资及福利。培训方案的收益则包括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两部分,显性收益是指产量的提高,废品、次品的减少,采用更省原材料的生产方式的节药
  生产事故的减少等可测量的收益;隐性收益则是指个企业团队精神的生成,企业形象的提高等不可量化测量收益。成本低于收益才证明此方案具有可行性,成本高于收益则证明此方案破产,应找出失败原因所在,设计更优的方案。
  四、结语
  虽然国外的培训理论已渐趋完善,但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才渐渐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培训工作实务与培训工作理论研究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本文从介绍培训理论的研究入手,系统介绍了培训理论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在对比国内外培训工作的现状的基础上让人们认识到发展我国培训工作的迫切性。
  一切培训方案的设计都以培训需求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个人分析三个角度阐述了如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根据培训需求分析来进行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的分析与选择,从理论上初步对培训方案的设计作了系统分析,浅要阐述了如何设计一个具体的培训方案。
  然本文更倾向于实务性与操作性,又由于作者对此问题研究尚浅,故在培训需求分析及培训方案的评估方面阐述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探讨,希望通过阅读本文对实际工作者们的培训工作有所帮助。
  第6篇、员工培训方案
  一、总体目标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旨在围绕公司关于建立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的总体目标,通过教育培训,加强公司员工的学历培训,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行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决策层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管理层的管理水平、操作层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建立满足法律法规要求且具成都连润公司特色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培育良好的企业安全庆典。
  二、培训对象
  方案对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培训对象进行了明确。岸基的培训对象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决策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管理层)、生产从业人员(操作层)和其他员工等;船舶分为船舶管理层(船长、轮机长、大副)、操作级(驾驶员、轮机员)、驾驶支持级船员、轮机支持级船员等。培训类型包括入职安全培训(新聘)、职务变更安全培训(转岗)、在岗安全培训(在岗)等。
  三、培训原则与要求
  1、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公司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多样化培训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2、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以公司培训中心为主要培训基地,临近院校为外委培训基地的培训网络,立足自主培训搞好基础培训和常规培训,通过外委基地搞好相关专业培训。
  3、坚持 公司+院校 的联合办学方式,业余学习为主的原则。根据公司需求主流与相关航海院校进行联合办学,开办相关专业的专本科课程进修班,组织职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集中授课,结合自学完成学业,取得学历。
  4、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落实原则。20xx年,高管人员参加经营管理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30天;中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20天;一般职工操作技能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30天优秀员工培训计划优秀员工培训计划。
  四、培训内容与方式
  (一)公司领导与高管人员
  1、中央、国家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的学习,国内外政治局势、经济形势分析,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研究与解读。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调训。
  2、开拓战略思维,提升经营理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参加企业家高端论坛、峰会、年会;到国内外成功企业参观学习;参加国内外著名企业高级培训师的高端讲座。
  3、学历学位培训、执业资格培训。参加MBA及其它硕士学位进修。
  (二)中层管理干部
  1、管理实务培训。生产组织与管理、成本管理与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与沟通、领导艺术等。请专家教授来公司集中授课;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场讲座;在公司培训中心接收时代光华课程。
  2、学历进修和专业知识培训。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层干部参加大学(专本科)函授、自考或参加MBA及其它硕士学位进修;组织经营、采购、财会专业管理干部参加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证书。
  3、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掌握信息、汲取经验。组织中层干部分期分批到关联企业学习参观,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借鉴成功经验。
  (三)操作技术人员
  1、加强对外出培训人员的严格管理,培训后要写出书面材料报培训中心,必要时对一些新知识在公司内进行学习、推广。
  2、对会计、采购、等需通过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通过计划培训和考前辅导,提高职称考试的合格率。
  (四)职工基础培训
  1、新工入司培训
  20xx年继续对新招聘员工进行强化公司的企业庆典培训、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质量意识培训。每项培训年不得低于8个学时。
  2、转岗职工培训
  要继续对人力中心人员进行企业庆典、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择业观念、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形象、项目进展等方面的培训、每项不得低于8个学时。同时随着公司的扩建,内部就业渠道的增加,及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天。
  3、加强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训优秀员工培训计划工作计划。
  各部门和基层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员工自学和参加各类组织培训,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培训需求相统一,使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向不同管理职业方向拓展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向相关专业和管理领域拓展和提高。
  4、船员培训
  船员安全教育培训要求,一是船员安全教育培训包含船员入职培训、上船前培训、船上培训以及职务变更培训。入职培训时间不少于32 学时,上船前培训不少于8 学时,同一职位船上培训时间不少于32 学时,职务变更培训不少于24 学时。二是船上培训要将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高级职务带低级职务、应急演练与技能竞赛等方式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现场培训的优势,提升船上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船长、轮机长、政委作为船舶管理层初次任职安全教育培训不低于32 学时,尤其要做好船舶政委作为船舶安全动态监督第一责任人的培训工作。四是船员安全教育培训要有记录,可作为职务提升的重要指标。

时间:2023-4-6 编辑:网友投稿

推荐文章

13608068886 发送短信